繼2009、2010及2011年北京和台北論壇後,2012兩岸互聯網發展論壇16日上午再次於台北揭開序幕...

繼2009、2010及2011年北京和台北論壇後,2012兩岸互聯網發展論壇16日上午再次於台北揭開序幕,吸引兩岸業界200多位代表前來參與盛會,以建構未來互聯網新生活為主軸,在電子商務、移動互聯網、數位教育等方面進行心得分享、交流討論。
中華聯網寬頻總經理藍宜楨表示,隨著科技的進步。全球已邁入互聯網的時代,而以傳媒角度來說,此趨勢率先衝擊過去數十年來,做為家庭娛樂生活中心的電視。根據全球最大顧問諮詢公司Accenture日前針對10國1萬名民眾的調查結果,2009年71%看電視的民眾,至2011年已減少至48%,在在顯示電視在家庭中的地位已經產生變化。
藍宜楨解釋,智慧型手機、平板電腦和筆記型電腦的出現是造成此現象的主要因素,讓人們不需要坐在電視前才可以欣賞影片;且根據調查,2010年至2011年,民眾對於電視的購買意願自35%下降至32%,而智慧型手機則從28%躍升至53%,平板電腦的購買意願雖然成長幅度不大,但也有4%。
由此可見,智慧型手機、平板電腦是促使傳統電視觀點瓦解的關鍵,且因為互聯網的出現,人們開始改變原先的生活習慣;越來越多人願意使用電腦欣賞電影、不再使用電視購物而改成網路線上購物、且幾乎停止租借或買賣DVD的行為,令人不禁擔心電視是否將消失於市面上。
對此想法,藍宜楨持反對意見。他認為,電視並不會因為互聯網的出現而消失,而是產生質與量的變化。藍宜楨更提出「三網合一」(Triple play service)雲端影音服務平台的概念,透過電視網、行動裝置網路和網際網路三者的結合,讓消費者可以在不同裝置上進行一樣的行為時,電視就不會因此而淘汰。
藍宜楨也提出數個面對互聯網風潮的因應方法,例如豐富電視裡的影音內容,並利用遠端、串流等技術,讓家中搖身一變成為歡唱娛樂的最佳地點,或是透過鏡頭和遠方的朋友一起玩遊戲;或是客製化個人資訊分享,讓部分個人化資訊變成家庭化資訊,例如生日提醒等等;或是提供全方位生活功能整合,成為家中的中控中心及居家照護中心,透過電視提醒家中長輩身體警訊,或是門窗未鎖等等。
此外,為迎合使用者的觀賞習慣改變,電視不再只有傳統的頻道,應該加上教育、遊戲、綜藝、購物等功能。藍宜楨也舉購物頻道為例,未來應該以消費者的需求為出發點,發展出隨選購物的功能,而非像現在讓消費者苦等購物台一連串暨定的流程和內容。
另外,總經理藍宜楨也提出片長5至10分鐘的「微型節目」,配合現代人手機不離身、隨停隨看的習慣,讓使用者可以在日常生活的零碎時間裡,收看健康美容、居家生活設計、理財、時事談話或是幼教親子類型的節目。如此一來,電視機將與互聯網完美結合,成為未來家庭娛樂的終端機,解除被取代的命運。
中華聯網寬頻總經理藍宜楨表示,隨著科技的進步。全球已邁入互聯網的時代,而以傳媒角度來說,此趨勢率先衝擊過去數十年來,做為家庭娛樂生活中心的電視。根據全球最大顧問諮詢公司Accenture日前針對10國1萬名民眾的調查結果,2009年71%看電視的民眾,至2011年已減少至48%,在在顯示電視在家庭中的地位已經產生變化。
藍宜楨解釋,智慧型手機、平板電腦和筆記型電腦的出現是造成此現象的主要因素,讓人們不需要坐在電視前才可以欣賞影片;且根據調查,2010年至2011年,民眾對於電視的購買意願自35%下降至32%,而智慧型手機則從28%躍升至53%,平板電腦的購買意願雖然成長幅度不大,但也有4%。
由此可見,智慧型手機、平板電腦是促使傳統電視觀點瓦解的關鍵,且因為互聯網的出現,人們開始改變原先的生活習慣;越來越多人願意使用電腦欣賞電影、不再使用電視購物而改成網路線上購物、且幾乎停止租借或買賣DVD的行為,令人不禁擔心電視是否將消失於市面上。
對此想法,藍宜楨持反對意見。他認為,電視並不會因為互聯網的出現而消失,而是產生質與量的變化。藍宜楨更提出「三網合一」(Triple play service)雲端影音服務平台的概念,透過電視網、行動裝置網路和網際網路三者的結合,讓消費者可以在不同裝置上進行一樣的行為時,電視就不會因此而淘汰。
藍宜楨也提出數個面對互聯網風潮的因應方法,例如豐富電視裡的影音內容,並利用遠端、串流等技術,讓家中搖身一變成為歡唱娛樂的最佳地點,或是透過鏡頭和遠方的朋友一起玩遊戲;或是客製化個人資訊分享,讓部分個人化資訊變成家庭化資訊,例如生日提醒等等;或是提供全方位生活功能整合,成為家中的中控中心及居家照護中心,透過電視提醒家中長輩身體警訊,或是門窗未鎖等等。
此外,為迎合使用者的觀賞習慣改變,電視不再只有傳統的頻道,應該加上教育、遊戲、綜藝、購物等功能。藍宜楨也舉購物頻道為例,未來應該以消費者的需求為出發點,發展出隨選購物的功能,而非像現在讓消費者苦等購物台一連串暨定的流程和內容。
另外,總經理藍宜楨也提出片長5至10分鐘的「微型節目」,配合現代人手機不離身、隨停隨看的習慣,讓使用者可以在日常生活的零碎時間裡,收看健康美容、居家生活設計、理財、時事談話或是幼教親子類型的節目。如此一來,電視機將與互聯網完美結合,成為未來家庭娛樂的終端機,解除被取代的命運。
2012年8月5日星期日
無線電視數位化 投資.商機挑戰多
無線電視數位化 投資.商機挑戰多 |
自從有線電視開放後,這幾年來無線電視的觀眾大量流失,數位化被視為無線電視的新契機,不過對無線電視業者來說,數位化後雖然頻道增加,但高畫質節目需求也跟著增加、投資也必須增加,不過國內廣告市場規模卻不變,數位商機還沒成熟,經營可能更困難。
裝了數位天線後,原本只能收視5台無線電視,現在可以看到16個頻道,其中還包括一個公視的HIHD高畫質頻道,螢幕上的演員,連髮絲都清晰銳利,無線電視數位化除了頻道變多,還能提供更好的收視品質、及應用服務,同時也賦予急難發生時,緊急廣播的重責大任。 ==公共電視工程部組長 關有智== 比如像日本發生311大地震的時候 不可能在家裡面看電視 一定是在戶外 這個時候 就是發揮廣播最好的時機 政府透過這種電視訊號 做緊急廣播 公共電視從2003年開始建置數位化,2008年推出國內第一個HDTV高畫質無線數位頻道進行試播,不過高畫質也就等同於高成本。 ==公共電視總經理 曠湘霞== 燈光 音響 甚至演員的化妝 或者是參與的每一個細節 它是比較昂貴的一個節目 平常一個人生劇展 給製作單位做大概150萬 HD品質的時候 人生劇展 我們就要給人家200到250萬 有政府資源挹注的公視,也感受強大的壓力,而對仰賴廣告收入的商業無線電視台來說,從原本一個主頻數位化之後,增加到三個頻道,是商機更是壓力。 ==中華電視學會理事長 李泰臨== 一下子多了3個頻道 但實際上廣告市場可能沒辦法 多3倍 相對來說 對無線台 在目前的經營環境來講 是比較不友善的 對無線台壓力是非常大 理論上來雖然說是一個機會 但是它的商業模式 也還不算成熟 1993年有線電視合法化後,瓜分了無線電視的廣告營收大餅,在2000年有線電視廣告總量176億,首度超越了無線電視130億,去年2011年國內全媒體包括有線無線電視、報紙、雜誌、廣播,有效廣告量有763億,有線電視就占了419億,無線電視雖然從2010年的47億成長到62億,但也與有線電視相差甚遠。 ==台灣數位電視協會秘書長 謝光正== 數位化以後就可以 做隨選互動等等這類的節目 都可以做了 可以為無線電視台增加收入 把產業這個餅做厚又做大 這是一個機會 老三台走過了半個世紀,昔日輝煌榮景不再,邁向全新的數位化時代,無線電視台面臨的壓力更大,但或許有機會藉由新科技新思維,化危機為轉機,創造新契機。 記者陳姝君張國樑台北報導。
(2012-07-10 19:00) 晚間新聞
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